找到相关内容48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共通的原理与科学思想原著的诵读教育

    对于人文经典的选择,我们在教育开始的阶段尤其应当以古代的特别是轴心时代的经典作品为主,而以近现代的经典作品为辅。这并非是要忽视近现代的文化经典,只是说不要把它们放在基础教育的开始阶段, 而是更多地把它们...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60550157.html
  • 和平与发展的需要——宗教对话

    可以说,我们已经进入了第二轴心时代,宗教要生存和发展就需要进行自我更新,需要得到根本性的转化。这种发展可以真正促进我们现代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可以缔造新的世界图景。笔者认为,传统宗教的图景存在很多问题,这...逃避责任,走向寂静主义。既不能孤军奋战,又不能碌碌无为。显然,宗教在这一时代的合适选择是寻求对话与合作。事实上,这也已经证明是政治上最可取的方式了。  天主教神学家、社会活动家孔汉思说,没有宗教的和平...

    王志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572664922.html
  • 论汉地佛教的方术灵神化、儒学化与老庄玄学化

      德国学者卡尔.雅斯贝尔斯在提出他著名的“轴心时代”的新史学观念时认为,人类古代文明在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以后,在公元前500年前后的数百年内,在中国、印度、巴勒斯坦和希腊这些...ldquo;轴心时代”,认为直至近代,“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27] 在谈到中国时他说:“在...

    洪修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2349232.html
  • 文殊智慧:一个内在和谐的佛教哲学体系

    汤一介先生认为,人类文化正在走入新的轴心时代,而“新的轴心时代”必定是回顾其文化的源头,传承其文化命脉,会通古今之精华的新时代。中国哲学正在这一中西融合、古今交会的转型期。它一...必须对我们的传统哲学作出新的合乎时代的新解释,另一方面又要利用我们传统哲学的资源来对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创造出新的哲学理论。“反本”和“开新”是不能...

    肖黎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05359193.html
  • 佛教净土、基督教天国与非实在论宗教哲学

    他关于打通东西方宗教的新哲学理念,即第二轴心时代的观念。这一观念有以下五个特点:第一,我们必须坦然面对偶然性,一切都是流逝的,没有绝对性的东西,这就是佛教的缘起观。第二,空的激进的人文主义。这个世界是...ing),这个“存一在”融合了永恒和有限,它是最初的、无私的、短暂“存一在”的、神秘的、先于语言的、不为思想把握的,它不是一个东西或者对象。“存一在”的另一个表达是生活,它是第二轴心时代的核心关切。第四...

    王志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75769496.html
  • 略谈宗教文化研究

    、写作,就可以从“活化石”中解读出有用的信息,从沃土中生长出新的奇葩。  犹如要研究犹太教才能懂得古希伯莱文明,研究佛教才能懂得古印度文明,研究儒、道思想文化才能懂得古代中国文明,研究“轴心时代”(约...”,去研究“原汁原味”的宗教文化?吕大吉先生说得好,“原始人的宗教信仰,不但是整个人类宗教的发端,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人类社会各种形式的源泉。文明时代的各种宗教,不管它们崇拜的神灵多么伟大,信奉的教义...

    叶小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10958570.html
  • 马克斯·韦伯的佛教伦理观述评

    体制下持续的领先地位;但若将民族主义引入论证,这些异例就会迎刃而解,因为民族主义首先出现在英格兰,到1600年就已经成为其占优势地位的社会观并有效地改变了社会意识。而且,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时代论已经揭示...受到责难的是‘坐拥财富的喜悦’(parigraha,摄取),而不是财富或营利本身”;“佛教更为清楚的是城市发展、城市王制、城市贵族时代的产物”,但和耆那教以商人为主(至少白衣派如此)的情形不同,佛教是...

    孙健灵 吴晓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580274933.html
  • 现代性视野中的人间佛教

    。   借助轴心时代的概念而不是从启蒙的角度理解现代性,进一步把握佛教乃至其他宗教中内在蕴藏的普遍价值,应该具有更为现实的意义。每个人都是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现代人,都要面对个体与群体、生存与死亡等...确立,佛教在“三教合流”的时代潮流中逐渐被边缘化。于是,汉传佛教慢慢消融在往生极乐、超亡送死等个体解脱、身后关怀当中。尽管宋代以后,特别是在明清两代并不缺乏信仰虔诚、修行净洁的高僧大德,但佛教参与社会...

    刘成有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6303095483.html
  • 佛教未来世界化发展的三条线索

    之间的关系”[xlvii]。因此总地来说,“宗教不只涉及躯体和头脑,更触及人的心灵。宗教可成为人的家园,而宗教的家园又在人的心里。离开心灵之维的宗教几乎不可称为宗教”,故而,展望未来,“在第二轴心时代人的灵性之培养和发展都需要一种全球意识,因为新轴心时代的灵性是一种全球灵性”[xlviii]。  结语:  以上即从“多元文化迈向中道”、“宗教多元开展对话”和“中道对话归元心性”等三方面,在时间(...

    见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22054376.html
  • 护生与护心——《护生画集》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相伴相随之景的赞美,体现的是人们对于和谐、快乐和宁静的美好生活的向往。试想追求这种精神生活的人怎能不生不忍之心。   固然,中国哲学的特性决定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相互感应、天人合一的关系,但轴心时代文明的...“开蛰不杀当天道也,方长不折则恕也,恕当仁也。”《方长不折》表达的就是这种思想:“道旁杨柳枝,青青不可攀,回看攀折处,伤痕如泪潸。古人爱生物,仁德至今传,草木未摇落,斧斤不入山。”早在轴心时代,儒学就...

    王振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23160366.html